本研究報告於2007年JASN(美國腎臟醫學會期刊)三月號發表
遠紅外線: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瘻管血流量及暢通率的嶄新治療
Far Infrared Therapy: a Novel Treatment Improving the Access Blood Flow and Unassisted Patency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HD Patients
林志慶1,3 張朝富2,3 楊五常1,3
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腎臟內科2 國立陽明大學內科系3
實驗重點說明(部分)
本實驗將洗腎患者分為A.B二組,A組每次透析時照射遠紅外線40分鐘;B組沒有照射FIR;觀察一年期間兩組瘻管的暢通率(Unassisted patency of AV fistula),並比較第12個月時兩組之暢通率—
A組(有照FIR):85.9﹪(55 of 64)
B組(沒照FIR):67.6﹪(46 of 68)
兩組相較.P<0.01在統計學上 有顯著意義
*瘻管暢通率:一定期間內,瘻管沒有作任何侵入性治療(包括重作瘺管、通血管、氣球擴張術…)的人數比。
結論
遠紅外線療法,是一種方便、非侵入性治療,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瘻管血流量及暢通率的嶄新治療
這樣的益處與遠紅外線的熱效應(造成血管擴張),及非熱效應(可能藉由增加eNOS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、降低氧化壓力)有關
本實驗採用的儀器為寬譜醫學科技(股)公司研發的『寬譜遠紅外線治療儀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