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復健科,因為對遠紅外線療法不甚了解,大都採用單價較低廉、高溫有眩目紅光的紅外燈。多年前,紅外燈在復健科是個不可或缺的醫療器材,主要治療酸痛與促進血液循環,雖然是個不錯的輔助工具,但因高溫、強光等特性,所以有許多需注意的使用禁忌:1.不能長時間照射皮膚,因高溫容易燙傷。2.眼睛不能直視,因易造成水晶體混濁。3. 有傷口或是發炎組織者不能使用。
由於國際醫學期刊每年都有遠紅外線對於醫療方面的發表,與許多國內外的臨床案例證實了其效用!所以最近幾年,復健科不論是新採購或是紅外燈的汰舊換新,選擇低能量遠紅外線的單位越來越多,以下列舉幾個醫院提供大家參考:台北榮民總醫院、陽明大學附設醫院、馬偕醫院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、彰化基督教醫院、彰化秀傳醫院、大林慈濟免疫風濕復健科、高雄榮民總醫院、新北市立醫院板橋院區、三峽恩主公醫院、萬芳醫院、衛福部桃園醫院及新屋分院、聖保祿醫院、新惠和醫院、台南市仁愛醫院、基督教信義醫院、安南醫院…。
前段日子特地拜訪了幾間醫院復健科與診所,實際記錄各單位的使用案例,讓大家對遠紅外線有更多了解。
近年來,遠紅外線醫學價值已獲醫學界肯定,不直接接觸人體,避免傷口感染。適合對溫度較不敏感的使用者使用(如腎友、糖尿病患者、周邊循環障礙患者、長期臥床者等),能降低醫療風險;加上患者與醫護人員操作容易,不增加人力成本,無耗材等特色,復健科也陸續改用低能量遠紅外線治療儀取代了傳統的紅外燈,來提升醫療品質!目前為處理退化性關節炎、筋膜炎、五十肩、糖尿病傷口居多,也適合居家長期照護。
資料來源:遠紅外線達人 2016/5/7